肥料結塊問題,相信不少人都會遇到過。尤其在倉庫垛一段時間的肥料最容易結塊,時間越長結塊越嚴重。
肥料結塊賣相不好不說,在農民朋友看來,結塊的就是假肥料,故而不少經銷商,隻好安排工人輪棍子敲打,費時費力。廠家更是會因著結塊問題遭經銷商吼叫退貨。
肥料結塊原因為何?
1、首先從原料分析,主要是原料易溶解
一般來說複合(混)肥料生產的主要原料有尿素、氯化銨、硝酸銨、硫酸銨、磷酸二銨、磷酸一銨、過磷酸鈣、氯化鉀、硫酸鉀等。由這些易溶解的肥料製成的複合(混)肥料在貯存、運輸過程中就容易結塊。
2、影響肥料結塊的其它因素
1)肥料水分含量高
肥料的水分含量是肥料在貯存過程中結塊的最大因素,水分含量越高,肥料顆粒中的鹽分越容易溶解,就越容易發生物理化學反應,再結晶後就容易形成結塊,反複的溶解-結晶過程就會導致嚴重結塊。
2)產品的粒度不均勻和顆粒抗壓強度低
肥料顆粒偏小或顆粒大小不均勻,顆粒間的空隙小,比表麵積大,顆粒間的接觸麵積較多,就容易結塊。
如果肥料顆粒抗壓強度低,肥料在包裝、運輸、貯存過程中容易變形和破碎,會增加顆粒間的接觸麵積,也很容易導致肥料結塊。
3)堆放時肥料間的壓力
肥料貯存時,顆粒在重力作用下,顆粒之間接觸緊密,容易發生變形,堆放高度約高,肥料承受壓力越大,顆粒間接觸點增多,越容易結塊。
4)貯存時間長
肥料產品貯存時間越長,肥料顆粒表麵重結晶?溶解的過程進行次數越多,加上長時間處於一定的壓力下,結塊趨勢明顯。
5)包裝溫度高
包裝溫度高,成品冷卻不充分,產品內部水分沒能充分釋放,再加上溫度高時,其相應鹽的溶解度大,在貯存過程中,隨著溫度降低,鹽的溶解度減少,過飽和時會析出結晶,產生晶體橋,造成結塊。
6)包裝時存在大量的肥料粉末
肥料顆粒冷卻、包裝的過程中,顆粒間發生磨擦會產生一定量的粉塵,粉塵在各顆粒之間存在,起到“橋梁”作用,使肥料顆粒間的接觸麵積加大,也會造成板結。
如何有效防止肥料結塊?
先看看生產方咋辦
1、降低肥料水分含量和包裝溫度,通過幹燥機加熱和除濕機組除濕降溫及安裝空調等措施,使得肥料水分控製在0、6%以下,延長肥料降溫時間,降低包裝溫度。
2、原料中添加防結劑,減少顆粒間物理化學反應。
3、通過改造篩分係統,進一步提高肥料顆粒的均勻度。
4、降低肥料入庫碼垛高度,降低貯存壓力。